道路互联产业互融服务互通 鄂赣湘“跨域无感”再添新体验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服务项目 > 华体会登入页面

道路互联产业互融服务互通 鄂赣湘“跨域无感”再添新体验

  • 产品概述

  过去一年,长江中游三省协同发展又有了哪些新进展?11月29日,从2023年长江中游三省协同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座谈会上获悉,一年来,紧扣“协同”和“高质量”,鄂赣湘加速推动更多设施互联、更多产业互融、更多服务互通,让“跨域无感”再添新体验。

  协同发展,交通先行。过去一年,三省快速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铁路方面,长赣高铁、呼南高铁宜昌至常德段、武咸昌高铁、长昌(九)高铁等均有新进展;公路方面,九江至黄梅、武穴至瑞昌、新开至永安过江通道等有序推进,32条省际农村公路瓶颈路段加快建设,九江至黄梅小池跨江省际公交稳定运营;水运方面,三省携手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组合港”,多条新开通航线稳定开行;输电网络方面,三省电网互联互济水平和稳定运行能力稳步提升。

  基础设施建设打通区域协同“大动脉”,产业协作创新则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新动能。今年,三省持续加强在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的分工协作,推进数字化的经济领域合作。武汉、长沙、南昌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设不断提速,赣江两岸科创大走廊、武汉光谷科学技术创新大走廊、湘江西岸科创走廊对接合作继续深化,三省还共享科技项目评审专家库资源,相关高校及科研机构共同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联合开展省级“科技+水利”项目。

  更多“软环境”上的互通让三个“好邻居”手牵手、心连心。三省共同推进“鄂汇办”“赣服通”“湘易办”政务服务跨省App联盟,公积金异地转移接续、机动车违法处理等高频事项实现三省通办;建立了长江中游城市群高校联盟,举办省会城市教研协作体年会、“中三角”区域协同发展网络招聘会;常态化开行武汉、长沙、南昌“周末游”专列,长江中游三省旅游一卡通持续热销;三省相邻高速卡口通行车辆数据实现实时共享,省会城市市场监管执法标准和处罚制度实现统一,三省多家医院建立急危重症病人转诊绿色通道。

  11月29日,2023年长江中游三省协同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座谈会以视频形式在武汉、南昌、长沙和国家发改委同步举行。会前,经湖北、江西、湖南相关单位及市县充分沟通、达成一致,签署了10项合作协议,促进三省协同发展走深走实,为中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全新动能。

  今年9月,商务部提出“重点区域市场是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以点带面促进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作为中部重点区域,在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上,长江中游三省将先行一步。

  《长江中游三省商务协同发展合作协议》明确将深化三省的商务合作和区域协作,包括在联保联供、消费促进、双向投资、贸易促进、国际合作、会展赋能、口岸协同等领域开展密切合作,助力三省在商贸互通上画好“同心圆”。

  一系列的“共同”“共享”“联合”“联动”为商务协同“点睛”。根据协议,鄂赣湘将互相支持在彼此市场开展消费促进活动,共同策划举办跨省消费促进活动,共建共享国家级合作平台,联合拓展国内外市场,推动三省企业共享海外仓资源,逐步实现三省地方电子口岸信息相互连通,联动开展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一同推动共建“一带一路”。

  同饮一江水,鄂赣湘还将以长江为纽带,共享国际物流通道资源,共同用好黄金水道。三省将加强沿江捎带合作,共享船期安排,提升国际物流时效性,扩大国际航线覆盖面;协同加强与上海、浙江等沿海地区口岸合作,争取更大力度支持;发挥各省口岸特色优势,错位打造中部地区各具特色的特殊商品进口集散中心;推动九江港与岳阳港等长江中游三省港口联合开行国际直航;进一步畅通三省国际物流大通道。

  根据《长江中游三省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合作协议》,鄂赣湘将探索构建涵盖三省反不正当竞争立法、执法等领域协调联动机制,基本建成反不正当竞争协调联动机制,形成区域反不正当竞争执法的强大合力,支撑三省区域经济社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

  随着三省进一步“动起来”“热起来”,交通“动脉”更畅,服务支撑更优,协同发展合力更强,高质量发展动力更足。

  交通运输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先行官”。G220武穴至瑞昌过江通道将成为深入推动鄂赣两地跨江融合发展的“代表作”。根据《共同推进G220武穴至瑞昌过江通道项目建设合作协议》,湖北省黄冈市、江西省九江市将共同明确建设方案、推进前期工作、推进项目建设、制定时间节点、做好工作统筹、建立合作机制,让两地的时空距离更快拉近。

  营商环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湖南省浏阳市、江西省上栗县、湖北省公安县签订《赣鄂湘边界县市优化营商环境合作共建协议》,倡议围绕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信用体系建设、综治维稳等重点领域加强合作,积极探索跨省区域合作的新模式、新体制,为加快三省优化营商环境合作奠定良好的开端。

  三省地震局签署的《长江中游三省防震减灾合作协议》,旨在以更高“智”量、更高效率、更高水平、更高格局、更高标准的防震减灾,服务保障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在地震监测预测预警上,三省将共同开展地震监测仪器设施研发、信息化技术推广应用、运维保障技术支撑、地震预警融合等项目合作。在地震灾害风险防治上,将强化地震韧性城市建设合作,以及强化空间信息化新研发技术应用,共同开展地震灾害风险基础数据遥测采集、空间优化和年尺度更新等创新应用研究。在地震公共服务能力上,将发挥三省公共服务产品、地震科普创新、示范性科普服务供给等优势,共同围绕创新公共服务方式方法、优化公共服务产品供给等方面开展深化合作。

  湖北省荆州市,湖南省岳阳市、常德市、益阳市,以及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签署《新时代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深化合作协议》,从共同推进生态保护修复、推进污染综合治理、加强河湖安全保护、促进产业绿色转型等8个方面,深化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两省四市一区协作联动,携手推进“生态同治”“产业同链”“交通同网”“文旅同频”,把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更加秀美富饶的大湖经济区。

  江西省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湖北省黄梅县签署《合作共建小池江北工业园框架协议》,以“共建”促“共赢”:支持小池江北工业园加挂“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小池江北工业园”牌子,积极探索“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品牌+小池园区”“产业龙头+配套企业”的合作发展模式,共同将园区建设成为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示范园区。

  湖北省丹江口市、湖南省浏阳市、江西省井冈山市签署《“丹浏井”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区域合作框架协议》,三片红色热土将在文旅层面深化合作,依托各自红、绿文化和旅游资源,联合成立旅游合作联盟,推进旅游品牌共建、客源共享,增强三地旅游产业的发展张力。

  湖北省来凤县、湖南省龙山县将共建宜居宜业的“龙凤城”。根据《共同推进龙山来凤经济协作示范区建设协议》,双方将同建城乡新格局、同联交通新基础、同育绿色新产业、同筑环境新生态、同享优质均衡新服务、同创协调发展新机制。

  根据《鄂南湘北跨省协作示范区建设框架协议》,地处鄂南湘北的湖北省石首市、监利市,湖南省安乡县、华容县、南县,将以地理区位、产业高质量发展、交通物流等现实条件为基础,共同打造鄂南湘北跨省合作区,携手推进公路、铁路、水运无缝衔接与合作共享,积极推动高铁项目共建共享,加密“石—监—华—南—安”干线路网联通,高标准推进多式联运,加快形成“半小时通勤圈”“一小时交通网”,构建多层次区域综合交通网络体系。(肖丽琼、胡铮、夏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