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原创新闻传播学论著35种 书单来了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hth官方手机APP

本土原创新闻传播学论著35种 书单来了

  “新闻传播学文库”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2001年起推出的一套满足学科建设、新闻传播专业教育和社会教育需求的高水平新闻传播学学术著作。

  整体上来看,本套丛书收入的作品,有着诸多突破:探讨了学科新体系,论证了学术新观点,寻找了研究新方法,使用了论述新话语,摸索了论文新写法。

  今天推荐本套丛书中近些年的精品,共35种。最新出版的一本为黄河教授所著《走向和谐共生:中国环境议题的多元话语建构》。

  本书聚焦“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国家战略目标,立足“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构建生态文明体系”的现实需求,针对环境领域日渐凸显的话语冲突及舆论引导困境,综合历时性和共时性的视角,政府、媒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四类主体,常规、风险和突发三种环境议题,基于多学科知识图谱和多种研究方法,系统阐述中国环境议题的多元话语建构与互动模式,为逐步提升环境决策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以及推动环境议题的对话协商提供有益参考。

  本书是针对农民工家庭的传播研究,重点考察家庭的流动与变迁,既有理论张力,也有充分的经验材料为证据。作者从家庭的策略传播、代际传播、仪式传播、时空传播、媒介传播等分别进行论述,并将落脚点放在农民工家庭的阶层再生产或者循环上。作者研究之后发现:家庭生命周期呈现出伸缩性与延展性的特征;家庭团结与家庭个人主义的内在冲突与妥协构成了家庭传播的核心;家庭内部的劳动分工,改变了家庭原有的权力结构;媒介承诺成为重塑新的家庭文化的形式之一;家庭出身与教育获得之间逐渐形成了阶层再生产的逆循环模式。

  媒体融合政策在2014年上升为国家战略,标志着中国传统主流媒体自新世纪以来的数字化转型探索进入由顶层设计指导的制度化阶段。自此,各级各类主流媒体单位围绕“移动优先”“一体化发展”“融媒体中心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等主题展开实践。

  在此过程中,主流媒体所获得的经验和教训不仅仅具备媒体业务层面的指导意义,更深刻地影响着媒体研究的基础理论更新及热点话题发展。受益于中国互联网产业在全世界内的领先态势,以及国家政府对媒体产业的格外的重视,中国主流媒体在融合发展中对互联网传播规律的适应性调整及其所呈现出的规律性特征,为新闻传播学的知识更新和理论演进贡献了诸多创新案例。

  基于以上背景,《中国媒体融合转型》以国家政策体系为指导,以移动传播时代的传播需求为价值参考,面向新时代中国主流媒体的社会角色与历史使命,将纵跨近十年历程、横贯各级各类主流媒体的转型探索作为案例数据来源,展开有关媒体融合的实践经验探讨及理论体系建构。

  全书自始至终贯彻“面向实践,处理问题”的宗旨,内容涵盖我国各级各类主流媒体在不同阶段的融合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说,本书所建构的理论体系,是已经在我国媒体行业实践中被检验过其科学性及可行性的思想成果。

  新媒体为用户更好的提供了言论平台,使人们获得了更大的表达空间,但其自身所具有的互动性、开放性、匿名性等特性,以及传播内容的不可预知性、群发转发的不可控制性,使得“把关”难度增大,“把关”机制面临挑战。正因为如此,新媒体舆论是国内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之一,亦是各级政府十分关注的问题。《新媒体舆论》系统完整地研究新媒体环境下的舆论问题。与侧重量化分析、案例研究或对策研究的其他著作相比,本书更看重理论框架的搭建。全书主要内容有:新媒体舆论的特点、形态、形成机制、演化理论模型;新媒体舆论的主客体研究(用户研究与平台研究);新媒体舆论研究的热点,如谣言传播、件中的新媒体舆论研究;新媒体舆论的管理难点和对策研究。第2版新增了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尤其是与新媒体舆论研究相关的新的理论模型,并更新了数据和案例。

  《品牌叙事》将叙事学理论与品牌实践活动相结合,构建了系统的品牌叙事体系。

  作者认为,品牌叙事就是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叙事沟通,是品牌方在与消费者共同构筑品牌核心价值观的沟通中,建立起彼此共有的品牌故事世界的过程。全书基于大量国内外近百年来的经典品牌案例,从叙事学理论和多学科理论的视角,从细节到整体,深刻、生动地阐释了怎么样做品牌叙事。

  《重新出发:移动网络时代中国媒体转型研究》紧扣“移动网络”这一时代背景,从移动性、社交性、地方性这些特征出发,从媒体、内容与用户三个维度,考察移动互联网带给中国新闻界的冲击,以及中国媒体应对挑战的转型策略。加速、驯化、情感性、隐喻、制度创业等理论概念首次被用于考察媒体转型,平台、论证结构、受众观等理论概念首次运用经验方法得到检验。

  作者深入北京、广州等地多家媒体机构进行考察和调研,收集了大量一手数据和研究资料,并且访谈了相关从业人员。丰富的一手资料使得本书内容翔实、给读者以启发性。本书的多项研究成果在国内新闻传播学界尚属首次,如关于媒体转向平台和智库的两条转型路径的研究、关于加速和新闻节奏加快对媒体的影响、关于数字平台制度创业的研究、关于新闻情感性的测量指标、关于媒体受众观的转变等等。

  作者综合运用内容分析法、访谈法、田野研究等多种质化和量化研究方法,研究设计完整,方法完备,逻辑性强,结论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国民的阅读水平。高新技术的崛起尤其是网络的发展,影响并逐渐改变了媒体的格局和人们的阅读习惯。近年来中国社会的网络阅读率大幅度增长,网络在线阅读和手机阅读成为两大主要阅读方式,新媒体阅读潮流势不可挡,国民阅读正步入数字时代。

  《阅读的嬗变:新媒体阅读的多维考察》将新媒体阅读行为与国民信息素养提升策略结合起来进行深度考察,聚焦新媒体环境下阅读行为发生的嬗变,分析嬗变的具体过程和表现、深层原因与影响,讨论中国社会阅读行为与国民阅读素养存在的问题,就怎么样应对国民阅读行为嬗变、促进国民阅读素养水平的提升、建立良好的社会阅读氛围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

  面对日新月异的传媒技术革新与传媒市场进化,传统上基于小样本抽样调查、主要是针对电视收看行为的收视调查方法已越来越表现出局限性,建立一套全面反映多屏时代视听信息传播效果的理论和方法体系成为理论界和实践界共同关注的迫切问题。

  《跨屏时代的视听传播》关注此核心问题,以媒介系统依赖理论作为理论框架,探讨融媒体时代视听信息的传播效果测量。

  作为传播效果的理论范式之一,媒介系统依赖理论有助于建构媒介产品消费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而且将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等放入同一个系统中做多元化的分析,涵盖从微观到宏观等多层次,给出个体-人际-社会三者之间影响的流动性假设,为本研究综合的、历时性的传播效果测量提供理论依据。

  《媒介融合推进下的新闻教育变革》关注传媒业发展进程中的新闻专业人才教育培训,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研究:

  第一,从历史维度上,分析媒介融合发展的进程及其对新闻教育不断提出的挑战,探讨传统新闻教育模式相对于现实需要所存的欠缺和问题。

  第二,从实践维度上,梳理和总结中外新闻教育学习管理机关跟随媒介融合的步伐所展开的各项改革,讨论其经验和问题,尤其对我国新闻传播院系在创新人才教育培训模式方面的探索进行分析。

  第三,在个案层面上,作者以亲自主持的新闻教育改革项目为例,展开对新闻教育改革方向、路径和操作方法的讨论。

  作者指出,变革中的传媒业对新闻人才的需求呈现出更加多元化、更加高标准的特点,新闻传播院系必须对此做出积极的回应和调整。尽管新闻教育改革任重道远,但不管传播格局、媒体组织、新兴技术向何方发展,培养有担当、有能力、有情怀的新闻人才仍是新闻教育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和终极落脚点。

  《网络空间的劳动图景》探讨的是传播政治经济学的新鲜话题。作者觉得,网络用户劳动是网络时代资本和劳动重构的产物。在互联网空间,网络用户数量不只是数字,而是代表着生产、传播与消费等加快信息资本积累的力量。从网络用户的信息活动是一种生产性的劳动出发,本书深入地研究了劳动者(网络用户)、技术与资方权力控制中的网络用户劳动、网络用户劳动中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劳动力的再生产以及劳动的报酬等诸多问题。

  按照与作为资方的网络媒介是不是真的存在着劳动合同关系、是否获得经济报酬来划分,作者将网络用户分为UGC(用户原创内容,没获得任何经济报酬)、PGC(专业生成内容,在生产高质量的内容后会获得一定的经济报酬)、OGC(职业生产内容,可以视为网络媒介的雇佣者,会定期获得报酬)三种类型,并分别做了具体分析。

  作者分析指出,网络用户之所以心甘情愿地开展不获得任何经济报酬的劳动,是因为网络用户在劳动中不仅仅可以获得社会关系、社会声望、互惠(分享)、信任、寻求共识、社会道德、社会规范、公共精神、家庭及宗亲关系等诸多处于社会资本范畴中的非经济报酬,还能获得社交、知识、娱乐及情感体验、参与感和幸福感等若干社会资本范畴外的非经济报酬。这是网络用户不遗余力地进行网络劳动的动机。正是这些非经济报酬的动机促成了互联网空间中迷人的生产和消费图景。

  作者认为,伴随着互联网空间各种劳动的不断推进,符合网络劳动市场的经济报酬也将会逐渐普及。同时,网络用户的劳动虽然能够为网络经济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然而其也裹挟着巨大的破坏性,因而需要对之做到合理的引导。

  “用数据说话”由来已久,但互联网、人工智能语境下的大数据时代为数据新闻报道提供了新机遇和新课题。

  《释放数据的力量:数据新闻生产与伦理研究》是一部数据新闻生产方面的基础理论著作。围绕当下数据新闻生产的前沿问题,作者运用传播学、叙事学、伦理学、管理学、文艺学、游戏学、数据科学等理论资源,对数据新闻的生产模式、叙事与伦理等问题进行细化研究,采取审慎批判的视角,深入剖析了数据新闻的边界泛化、数据科学方法论、交互叙事中的选择幻象、语图关系中的图像霸权、生产伦理中的实用主义客观性和透明性等问题,提出了诸多卓有见地的观点。

  《新媒体用户研究》观照新媒体时代的人,探究人与新媒体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在新媒体作用下人与人的关系。

  全书从三个关键视角来观察新媒体时代的用户:其一,节点化的用户。作者将新媒体用户视作新媒体的传播、社交关系、服务这三种网络的节点,以此洞察新媒体时代传播的新意涵以及社会关系的重塑。其二,媒介化生存的人。移动时代新媒体用户的数字化生存,也是一种典型的“媒介化”生存,媒介与真实的生活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映照、相互生成的关系。理解这些新的关系,才能更好地理解新媒体时代的人。其三,赛博格化的人。正在到来的AI时代,在促成人的“赛博格”化,也使得人-机关系成为未来重要的传播关系。

  人既是新媒体的用户,也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更是复杂的生命体。《新媒体用户研究》既体现以人为本的观察视角,更呈现出面向未来的研究意识。

  《新闻规律论》在既有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零散的研究成果基础之上,尽力建构起关于新闻规律研究的基本概念体系与理论框架,努力对新闻规律系统中的一些核心问题做出具有一定创新性的探索。《新闻规律论》的内容最重要的包含以下九大方面:新闻规律的性质与特征,新闻规律的形成,新闻规律的系统构成,新闻系统要素演变规律,新闻活动核心规律,新闻活动的宏观规律,党媒的特殊规律,新闻规律的实践体現,新闻规律的作用机制。

  作者是国内新闻理论界持之以恒做基础研究的第一人,自2001年以来,完成“新闻十论”(有六论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其余三论分别在新华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本书是收尾的第十论。

  这是一项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进行深化研究的项目,采用历史-哲学-人文的传统方法,选取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关于传播、新闻、宣传、文化等方面论述的经典文献,进行历史考证性质的研究,还原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人本来的写作背景,真实再现经典作家论述的原本意思,以及这些观点得以产生的思想渊源。

  我们现在研究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看到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著都是中译文,这对于深刻而直观地理解他们的思想是一种无形的障碍。本书收入的多数文章,对照原著文字与中译文进行了对比研究,厘清了一些由于翻译而造成的误读。除去努力还原经典作家本来的观点和写作背景外,本书也做了一些对以往研究中问题的拨乱反正工作。同时,根据近年新发现的资料(包括对这些资料的研究成果),努力从现代视角重新审视原著的现代理论意义,给予科学的阐释。

  近些年来,一种新的纪录片类型——调查性纪录片备受人们的青睐。本书就是对调查性纪录片展开的开拓性的研究。

  在厘清概念的基础之上,作者运用叙事学、伦理学、传播学等理论,考察了调查性纪录片的社会功能、文本建构、生产机制、传播效果及未来发展。作品追踪历史上和新媒体环境下调查性纪录片的生产与传播,综合运用文艺学和传播学理论做跨学科研究,作品视野开阔,时有创见。在敏锐的问题意识和扎实的学术积淀之外,《调查性纪录片研究》体现了人文科学研究者应有的公共精神和人文关怀。

  无纸化办工、无现金购物、无边界沟通……我们生活的世界正在发生着巨变,沉浸传播现象无处不在,令我们重新思考媒介,重新定义人与媒介的关系,重新思考人类的生存。

  2012年,作者在专著《沉浸传播:第三媒介时代的传播范式》中首次提出“沉浸传播”的概念并对其进行理论建构,广为学界及业界接受和采纳。近几年,作者一直在探索“沉浸传播”从理论进入现实的路径,同时再从现实反观理论。

  《媒介化生存》用十章的篇幅,从沉浸传播的理论视角,重新诠释新闻传播领域出现的,用传统的媒介本体论、媒介价值观、媒介时空观不能全然解释的新现象和大问题。作者指出,边界消逝带来虚拟与现实的全面融合,沉浸传播重新定义了“人”、媒介与生存的概念及相互关系,人类的生存时空、价值观念、游戏规则和文化内核被整合重塑。作者提出了颠覆现有逻辑的“沉浸新闻模式”和“沉浸广告模式”;预见了“沉浸人”所代表的生物智能的未来,以及正在形成的全新泛在文明形态。本书是对沉浸传播理论的现实检验以及发展深化,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近几年,数据新闻可视化不仅在西方媒体盛行不衰,在中国传媒界也是方兴未艾,致使其成为当前新闻传播实践与研究中的热点话题。然而在我国,无论是学界的理论研究还是业界的实践应用都比较薄弱,这使得对数据新闻可视化进行系统化研究显得很必要。本研究将从可视化的基础理论和发展历史切入,通过对数据新闻可视化的主要类型的分析,对数据新闻可视化生产实践、传播效果和再传播路径等的考察,以及对不同介质媒体的数据新闻可视化产品特征的研究,探索构建数据新闻可视化的产品评价指标体系和我国数据新闻可视化的发展路径。

  政府形象的构建在移动网络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背景下迎来新机遇、面临新挑战。《移动互联时代的政府形象传播》结合新变化,探讨了政府形象传播的体系、路径、策略,既从“政府行为”维度对信息公开、舆论引导和网络问政这三项政府形象传播的重点工作加以剖析,又从“传播媒介”维度论述了政务微博、政务微信和政务App三类移动政务新媒体对于政府形象传播的价值。本书观点新颖、数据详实、案例丰富,为学界和业界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南。

  《互联网使用与政治参与》探索中国的公民是如何利用互联网的使用影响现实政治参与和网络政治参与的。在选举现实政治参与和件现实政治参与中,互联网的使用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这是由于不一样政治参与情况在中国发展的不一样的情况导致的。

  在网络舆论监督型政治参与、网络献言献策型政治参与、网络另类政治参与的分析中,本书发现其受制于现实政治参与的制度安排与影响,并认为互联网的使用影响的现实政治参与和网络政治参与这两方面的政治参与是互为补充、互相影响、此消彼长的。

  《大众传媒公共性研究》主要就大众传媒公共性基本表征与逻辑渊源、中国传媒公共性历史实践状况与当代实现困境、传媒兑现公共性的基本途径与公共媒体未来发展设想等方面展开学术梳理。

  作者认为,传媒公共性兑现的程度,取决于政府行为(是否滥用政治公权力)、媒体自主性(广告宣传收益是否腐蚀媒体传播获得的独立自主)、社会理性(公众为了公益有没有理性参与、协商、监督公共事务的热情和能力)等三种力量相互牵制的状况。因此,应对措施就应该是:政府设法改变媒介弱势局面,借鉴国外经验,创办公共媒体平台;媒体突出公共舆论空间角色,彰显社会普遍利益;社会培育全民公共精神与监督媒体的能力。最后,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作者提出重树“群众办报”传统也是应对当代传媒公共性困境的不可或缺的手段。

  《传媒版权管理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尝试在制度框架内、历史视野中以及国外参照系里,多角度地研究国家、社会与企业三个层面的传媒版权管理。在本书中,国家与社会层面的传媒版权管理聚焦于版权保护制度及社会版权管理平台,企业层面的传媒版权管理则侧重于企业版权生产与开发、版权交易、版权保护手段与措施等具体活动。

  本书点面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践深描相互映衬,访谈录、案例与正文相互补充,适合对版权问题感兴趣的学界与业界人士使用。

  传媒版权管理的现实价值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1.顺应传媒业由“广告中心型产业”升级为“版权中心型产业”的需要。2.顺应传媒业由单纯强调“覆盖”升级为强调“影响”的需要。

  《作为政治的传播:中国新闻传播解释史》以全新的视角书写中国新闻传播史的发展。一部新闻传播的历史就是一部政治传播的历史,新闻传播从诞生的那一刻起,便与政治紧密相联。本书论从史出,将大历史观的视野和精细的史实相糅合,磨砺出一部传世新闻传播史核心价值的作品,史料扎实,别开生面。

  本书俯览整个中国新闻传播的历史长河,考察上起先秦时期的采风活动,下至当下社交媒体的风行现象。通过作者的挖掘和再现,一条“政治传播”的历史脉络脱颖而出:着先秦时期的传播活动具有非常明显的辅佑政事、延揽民意的功能,进入封建社会后,随着统治者娴熟应用传播之术,新闻媒介多数成为统治工具;近代以来中国门户被迫打开,新闻媒介又渐次扮演着新知与意识形态桥梁、启蒙与解放工具的角色;新中国成立后,新闻媒介更是在政治生态之中跌宕沉浮;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新闻传播业又在政治和市场的双重规制中演进;当下的媒介革命中,新的传播模式也给既有政治秩序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这部历史深刻地阐释着“传播即政治”的命题。作者洋洋洒洒一气呵成,历史脉络清晰,逻辑贯通,是一部视角独特的学术专著。

  《数据新闻:新闻报道新模式》从梳理数据新闻的发展历史入手,阐明该新闻生产方式的历史延续性及演变脉络,进而探讨数据新闻对我国新闻传播业的影响,特别是在我国媒介融合的环境下,对比分析中外数据新闻的发展策略,探索数据新闻的本土化发展策略,分析数据新闻实践中的难点、问题和开展批判性研究的重要意义,并对数据新闻热中的一些陷阱、误区做出冷静思考。

  《“明镜”与“明灯”:中国主流媒体线)以中国第四代集体主政时期的“中国主流媒体十大流行语”“新华社年度十大新闻”以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使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比较分析和话语分析,阐述了新闻话语反映社会实践和建构社会实践的功能,以点带面地描绘了中国社会的变迁发展。

  本书属于解释型研究,从三个层面——知识分析、理性分析、文化分析——展开对于中国主流媒体话语的分析。在知识分析层面,侧重于从语用学、话语分析角度阐述主流媒体话语的特点及反映和建构社会实践的方式;在理性分析层面,侧重于媒体话语对于社会实践的“明镜”式反映和“明灯”式指引的内容分析;在文化分析层面,着力于阐释主流媒体话语与社会实践互塑过程中呈现的文化价值的四个维度。

  我们是否因互联网而变得更焦虑?我们在网络上应该达成怎样的共识,沉淀怎样的“伦理”?《中国社会转型焦虑与互联网伦理》从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矛盾切入,深入分析中国社会由线下而生、又集中反映在网络上的集体焦虑感,及其产生的社会根源和机理,进而探讨互联网给我们大家带来的认知革命和构建互联网伦理的紧迫性,以及在互联网公共空间中政府的角色定位、民众的自治、互联网多方治理的可能性等问题。本书紧密联系中国现实问题,又同经典理论进行对话,以期廓清对互联网社会属性的更深层次的认知,探索可能的通往温馨而又理性的互联网伊甸园的途径。

  本书所探讨的网络上的焦虑情绪、互联网带来的认知革命、互联网伦理,实质上都指向互联网多方治理的可能性和可行性的探讨。全书的内在逻辑是从“问题”到“思路”,从“认知”到“行动”。本书论证始终从宏观和微观层面进行双重关照,试图从经典理论中找到阐释中国现实问题的营养。本书犀利地指出中国网络上种种问题之根源,同时也乐观地论证互联网的可规制性,指出向善而行的治理思路。本书对于关心中国现实问题,尤其是互联网现象的读者有一定启发。

  《社区传播论》将新闻学、传播学与城市社会学、社区管理、社会运动等多个学科融汇,从较为多元的维度考察及诠释社区发展与信息传播的关系,开拓了新闻传播研究的新领域。在现有的新媒体意见表达的研究中,对虚拟社区的重视忽视了传播行为发生的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存在着去地方化、去空间化的研究倾向,信息技术的发达催生了“地理消亡论”。

  本书从基层社会的微观单元也即社区入手,立足于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来考察其新媒体意见表达和群体协商,把以虚拟社区为关注重点的新媒体研究再地方化,避免把新媒体研究局限于网络本身,统合分析行动者的线上协商与线下行动,把空间纬度和场景因素带回到新媒体的研究中。

  本书立足于提升新闻传播学对社会问题的解释力,提出“基层社会的传播建设”这一命题,为从新闻传播方面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学理探索。

  《媒介平台论——新兴媒体的组织形态研究》是一部全新的新媒体理论专著,它构建了新兴媒体的本体理论:新兴媒体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媒体,而是一种介于市场与媒体之间的中间性组织,它的媒介组织形态是基于互联网的媒介平台。

  书中系统解构这一媒介组织形态的功能构成、运行机制以及内外成因。本书突出了 “关系”、“意义”、“服务”、“平台”这几个关键词,它们正是新媒体的典型特质。本书力图让我们梳理这几者之间的逻辑链条,以及在这个基础之上的新思维、新模式、新理论。

  全书内容共有六章,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二章,解构新兴媒体这一媒介组织形态——媒介平台;第二部分为第三、四章,剖析媒介平台运行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机制;第三部分为第五、六章,讨论媒介平台的竞争优势,展望媒介平台的发展趋势。

  《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从信息传播的角度,系统展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开放的思想体系。全书论证了他们历史唯物主义的传播理论、世界交往的基本理念,详尽地阐述了他们所谈到的几乎所有涉及人类传播的各种现象和形态,诸如思维、语言、文字、印刷术、宗教、文艺、宣传、新闻、报刊等等。还论证了他们关于传播与法、传播心理、工人政党内部的精神交往、人类传播历经的三个发展形态等等观点。

  作者写作此书历时十年,通读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全部著作,做了名目索引约1万条、卡片3000张和一本提要笔记。书中介绍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许多传播观点,是人们所不熟悉的,对于开阔思想很有教益。

  本次修订,除订正个别讹误,新增两篇书评及作者的获奖感言。一些大学新闻传播院系将该书列为研究生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基础理论书目。

  由社会学家戈夫曼定名的“框架”概念进入新闻传播领域后,一直非常关注。被研究者们大量用作理论视角或研究方法的“框架分析”,根源于特定的社会现象:新闻传播者以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的认知模式来认识事实、创制文本、建构现实,体现着主体观念的重要作用。

  本书聚焦于本体研究,探讨职业传媒组织的新闻框架如何在内在主体能动性与外在社会结构限制的共同作用下得以形成。第一章以“新闻框架是一种社会事实”为命题基础,勾勒出从主体角度进行框架研究的路线图。第二章至第四章进行静态考察,从新闻话语过程的三个关键环节(话语、建构及接收)切入,考察新闻框架的内涵与构成、事实与来源、功能与效应。第五章至第六章进行动态考察,分别从历时性(社会语境变迁)与共时性(主体间框架竞争)角度切入。第七章分析了框架建构中的新媒体技术、社会制度与行业理念、客观性问题。结语部分概括得出主要结论。

  因议论政府官员与公共事务而引发的名誉权诉讼近年来颇受我国学界的重视,一种共识正在形成,即针对私人的、与公益无关的诽谤,不能与具有重大公益性质的公共诽谤等量齐观。问题的关键是怎么样发展出适合本土的、较为清楚的法律规则,来调整此类案件中与名誉权的冲突。对此,国内论者讨论最多的当推美国最高法院自1964年《诉沙利文案》以来建构的类型化归责体系。有鉴于此,本书试行探究美国公共诽谤法的细致面貌,以为中国名誉侵权法制发展之参照。

  《镜像中的中国国家形象》依据中国大外交战略布局,从“新型大国关系”和“一带一路”两个大方向上,选取美国、英国、法国、韩国、日本、部分阿拉伯国家和澳大利亚作为研究对象,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分析它们对中国电视国际传播效果的评价,并提出对策建议。

  在研究中,本书从所选对象国主流媒体的相关报道、相关民意调查和政府文献等多重维度进行资料搜集,并结合田野调查和访谈等实证分析。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本书廓清了新形势下中国电视荧屏上的中国形象在这些对象国的样貌,在此基础上,从国别/区域和全球两个层面总结中国形象的国别/区域性国际传播规律以及共性特征,并据此为今后中国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提供方案。

  随着数字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媒体之间、新旧媒体之间的界限逐渐消解,媒介融合的演进给出版业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出版业的竞争基础、竞争方式及市场格局因此而改变,传统出版业面临着行业衰退甚至有可能消亡的严峻局面,能否和怎么来适应环境的变革成为决定出版企业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

  动态能力理论作为企业战略管理领域的前沿理论,旨在研究动态环境下企业如何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该理论为出版企业应对媒介融合下的环境变革,不断获取和维持竞争优势提供了分析框架。《出版企业动态能力研究》将动态能力理论引入出版领域,以解决媒介融合变革下出版企业因出版战略资源和企业核心能力失效而竞争乏力的问题,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填补了出版竞争理论研究的空白,具有前瞻性和学术价值。

  媒介效果是大众传播研究的核心问题。它是一个既悠久、又前沿而且充满争议的典范性课题。对于学者来说,媒介效果研究是一个令人着迷却又让人沮丧的领域,因为媒介早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无处不在,影响着我们正常的生活的各个层面,但媒介的效果却仍然不易捉摸,显著效果极难观测。

  《媒介效果与社会变迁》是一部理论与实证研究兼容并蓄的专著,从历史的演进过程探讨媒介效果理论的发展轨迹,介绍最前沿的媒介效果理论及研究成果。由三位海外顶尖传播学者撰写的这本媒介效果理论专著与其他著作不同之处是,本书不仅分析西方主流理论,而且采取华人的视角,结合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展开的实证研究,探讨中国人关注的议题,验证西方媒介效果理论的实用性,既指出媒介效果研究面临的问题,又对传媒研究未来的发展进行启发式思考。此外,本书提出效果认知理论作为媒介效果研究的新范式,并把新媒体对媒介效果研究的影响与挑战融入讨论中。

  唐代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美丽时代,其“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开放吐纳之象,“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的昂扬奋发之气,“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的奋发进取之姿,“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高瞻远瞩之怀,既凝聚着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精华,又与现代社会的气脉隐隐相通。相对于唐代其他领域如火如荼的研究,新闻传播方面的探讨无疑还比较冷清寂寥。本书对于唐代新闻传播活动做了详细、系统的介绍和论述,填补了中国新闻传播史,主要是古代新闻传播史研究中的空白,且不乏创见。

  在漫长的历史中、在庞杂的中国社会中,哪些人物、事物、事件、商品等可成为最代表中国的符号?同样代表中国,“长城”和“姚明”哪一类符号更具有传播效果?这些最有代表性的符号又是如何演变、凸显、传播和被人接受的呢?本书通过对符号意指关系与传播机制的研究,期望能对上述这样一些问题有所思考和回答。

  全书分理论篇和实践篇。理论篇对含指项、同构、元语言机制、自然化机制、普遍化机制、引得符号这些在罗兰·巴尔特等符号学家那里一闪而过的符号学理论进行明确深入的阐释,探讨复杂的符号传播实践及其背后的本质;实践篇梳理不同语境中象征中国的历史符号的变迁,深刻探究、东亚病夫、缠足等负面能指符号背后的传播机制,探索如何以强符号传播中国,如何提炼、打造代表中国、传播中国的强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