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情怀真挚爱——论雷晓宁巨幅工笔绘马艺术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hth官方手机APP > 热门手记

浪漫情怀真挚爱——论雷晓宁巨幅工笔绘马艺术

2024-03-08 热门手记

  雷晓宁是我国二十世纪末期以来崛起的绘马名家,他的绘马艺术在我国近现代以来的绘画中具有独特的地位。渴笔淡墨成为他绘马艺术中写意马最为鲜明的笔墨特色,为他的主观精神的表现和现代绘画艺术的拓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笔墨支撑,雷晓宁创造出来的这一绘马笔墨语汇突破了传统笔墨技法的限制,也最能反映出他几十年来在积极继承传统绘画笔墨语言和强化中西融合进行绘画创作的过程中所取得的艺术成就,这确实是他写意笔法最富有特色的地方。当然。雷晓宁的绘马笔墨特色不止在这一个方面,他的巨幅工笔(细笔)绘马艺术用笔特点也是他绘画尤其最近绘画中所凸显出来的一个亮点和特色,有着中西融合的影痕和现代绘画领域的绘画用笔的实验成分在,很有他自己的艺术个性。因为他用工笔(细笔)绘制的这一类绘画与西画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本文试从中西融合和现代绘画的范畴对他的这一绘画艺术特色及有关问题略作剖析如下。

  雷晓宁的巨幅工笔(细笔)绘马艺术,以巨幅大作和逼真的形象塑造见长,一般尺寸多为347X210厘米、210X347厘米、347X280厘米,突破了我们国家一般中国画的画幅比例。他在以工笔(细笔)致力于与真马同样大小的绘画创作无论从透视、比例以及空间处理上都是一个巨大的突破,将传统中国画的绘马艺术作出了巨大的开拓。雷晓宁的这一类绘马艺术作品无论是具有立体效果的雕塑感、体积感的出现还是画面或优美或雄壮的绘画审美空间氛围的塑造以及画面气势、绘画意境的表达上都是一个相当的挑战,既要注重真实具体物象的呈现,也要注意神韵、诗意美感等传统中国画所特有的绘画审美境象的呈现,这就要画家具有精湛的中、西方绘画的创作手法作为依托,也要有东、西方深厚的文化背景作为依托,才有机会取得创作上的成功。将西方绘画审美观念与东方审美绘画观念在画面上一体呈现,同时现代绘画在二十世纪的发展所带来的新绘画因素和审美价值也要最大限度地考虑进来,这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雷晓宁依凭他过人的才气和多年的绘画创作实践经验,走进了这一绘画创作领域,勇敢地进行这一绘画专题的创作,完成了我国清代初期以来中西融合的又一次东西文化的碰撞,成为新人文条件下的绘马艺术的新突破。

  我国传统绘马艺术中的巨幅创作当以收藏在南京博物院的艾启蒙的《八骏图》最为著名,画面尺幅竟然达到了224、7X275.7 厘米,蔚为壮观,在传统中国画中确实是非常罕见的巨作,从中体现出我国清代宫廷绘画的审美价值倾向和丰富的精神内涵。这一组画(八福)是艾启蒙是以绢本创制的巨幅绘画,吸收了西方油画写实的绘画创作观念,同时吸收了中国画的绘画因素,兼顾西画与中国画绘画审美观念和因素的相吻合,从而创造出这一巨幅作品,成为中西绘画交流的典范。明末清初以来,西方不断派耶稣会传教士来华,如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等人,都是来华的著名的传教士,他们都曾受到过良好的教育,不仅深通神学,并且通晓科技、天文、历法、数学、物理、机械、军器、地理、医学、音乐、建筑、艺术等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方面的知识。他们来华后供职宫廷,不少人对东西文化的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西方许多系统的、先进的知识在东方传播,同时中国深厚悠久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也被他们带往西方,深刻的影响了西方科学、文化的发展。如当时最为先进的伽利略的学说就由他的弟子同传教士一起传到了东方,在西方被罗马教廷宣布为异端的学说在东方却得以传布。扬·凡·艾克及其兄胡伯特·凡·艾克二人发明的油画,一百多年后也被来华的传教士带到了东方。

  在他们这一批人中,有一些人或以工技等供职钦天监等处,如汤若望等,或以绘画供职宫廷,如郎士宁、艾启蒙、王致诚、安德义、潘廷章等人,这些人都以绘画艺术见长,成为中西绘画融合交流的中坚人物。他们长期居留中国,在宫廷创作了大量的绘画作品,在融汇东西方技法创造新的绘画形势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艾启蒙即是在这一背景下来华致力于中国画的创作,得以创造出尺幅如此巨大的《八骏图》绘画作品。艾启蒙的这组作品将广大的中亚地区包括蒙古、新疆甚至阿富汗爱乌罕等地所贡名马作为创作对象,创作出这一组尺幅罕见的巨幅作品,作为国力强盛的象征被宫廷收藏存下来。以融合东西画法的新体进行写实性绘画创作,留下了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备极其重大意义的绘画作品。艾启蒙生活的时代正是西方绘画继文艺复兴之后向古典画风学习、进行新的探索的时代。罗马继文艺复兴后在当时仍然是西方的文化、艺中心,学院派画风、巴洛克画风、现实主义画风对欧洲绘画的发展带来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随着艺术中心的转移,法国新古典主义、罗可可画风在艾启蒙生活的时代亦相继出现。来华的西洋画家必将这样的一种情况带入宫廷,同时他们来华后又受到中国审美趣味以及宫廷喜好的影响,画风出现了新的嬗变迹象,西洋透视观念、色彩表现方法被引用到中国画表现方法中来,在中国纸、绢上进行创作,形成了不同于中国传统绘画、又不同于西洋绘画并且具有真实感、立体感的新的绘画新形势。这一类出自于西洋画家之手的绘画既具有文人画温蕴、典雅的一面,又融入皇家雍容华贵的审美风范,同时又保留了西洋绘画的透视和色彩,确实在中西融合绘画中颇具新意。艾启蒙的《八骏图》是西画第一次在中国进行嫁接的成功尝试,这也是第一次是以西洋画家为主体参与的绘画创作获得了东方人的首肯。那么,以这种绘画样式创作这一类的绘画作品,无疑也会得到西方人的认可应该没什么疑问。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上半期以来,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加剧,又迎来了明末清初以来东、西绘画交流融合、碰撞发展的第二次高潮,成为中外交流史上最为巨大的一次浪潮。我国留学生不断赴欧洲、日本留学,将西方的传统绘画以及“印象派”以来的绘画思想、审美理念、绘画技法传入国内,中西融合进一步加剧,极大地推动了传统中国画向现代的转型,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一大批学有所成的艺术名家和绘画艺术流派,“海上画派”、“岭南画派”、“无锡画派”、“京津画派”、“新金陵画派”、“新浙派”等各种艺术流派纷纷涌现,名家辈出,高剑父、林风眠、吴大羽、徐悲鸿、傅抱石、吴冠中、吴作人、刘海粟等,都是在二十世纪中西交流的浪潮中崛起的一代大家,引领了中国二十世纪绘画的发展。朱德群、赵无极、常玉、潘玉良出国留学的艺术家选择在欧洲发展,也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近百年的中西文化交流、中西绘画碰撞融合,为雷晓宁的巨幅工笔(细笔)绘马艺术的出现提供了壮阔的时代背景和国际文化背景、艺术氛围,使他的这一类巨幅工笔(细笔)绘马艺术能为人们所接受和认可。

  雷晓宁在宣纸上致力于巨幅工笔(细笔)画马绘画作品的制作,可以看作是第二次中西文化交流、第二次中西绘画融合的产物,有着深厚的现代文化观念基础,从中可以让人充分感受到二十世纪以来的审美观念沿革、现代艺术观念叠变的痕迹。他的这一类绘画作品中呈现出来的雕塑感、体积感、空间感以及诗意美感,都让人充分感受到中西融合的绘画元素,有着中西融合绘画所产生的不同的绘画审美意象和精神感触,或注重气势的表达、或注重画面神韵的揭显、或注重情感的抒发、或注重精神的表现……无不洋溢出中国画特有的情调和西方鲜明的绘画审美意识在其中。

  当然,在雷晓宁的这类巨幅绘画作品中,他本人的激情和主观性表现则逐渐让位给客体美的塑造上来,他有意弱化自我精神情感的表现,而是追求一种无我的境界,画面中画家主体意识的隐退,更广泛的人性、社会性、道德性的关注以及对生命意识的关注和人类永恒精神价值的探索在画面上凸显出来,借助于画面中隐喻与象征,将极具有价值的现代精神情感内涵和绘画审美意境引入到现代绘画的范畴中来,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确立出新的审美境界和精神气象。雷晓宁在巨幅工笔(细笔)绘马艺术作品中赋予了他自己对时代精神和现代文化观念的感触、认识和理解,为画面带来了真挚的自我精神情怀和浓郁的现代文化气息,完成了绘画思想观念、审美理想、绘画语言的多重超越,是二十世纪以来中西绘画融合碰撞的持续探索和结晶。

  在雷晓宁的巨幅工笔(细笔)绘马艺术作品中,《盛世新六骏》《花儿与少年》《彼岸》《父子情深》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充足表现出这类绘画的艺术水准和艺术特色,凝结着雷晓宁对生命、社会和现代文化的判断、理解和绘画审美价值的依托。《盛世新六骏》以写实手法描绘了六匹既有阳刚之气又具阴柔之美的骏马,六幅工笔(细笔)绘马艺术作品中各自独立的骏马图是以英国纯血马、西班牙宫廷马和汗血马等世界名马为原型而创作,且比线公分。这六幅巨幅绘画既选择了我国新疆地区、以及中亚地区传统的名贵马种汗血马为原型而创作,同时也选择了英国、西班牙等国家的名贵马种作为写生创作的对象,因而比我国清代艾启蒙《八骏图》中的绘画写生对象所选名马还要广泛、名贵,也更有代表性和象征性的精神内涵。

  这六幅工笔(细笔)绘马艺术巨作显然是比拟石浮雕昭陵六骏创意而来,将它作为炎黄子孙的化身进行创意构图,在其中寄寓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所崇尚的奋斗不止、自强不息的积极进取、向上的民族精神,有着华夏民族的主体精神和最高道德的象征涵义蕴藉其中。《花儿与少年》则化用西部歌王王洛宾民歌所讴歌的内容创制而成,将这首民歌中梦幻般的优美意境转化为创作的冲动与激情,表现出蒙胧雾气中一匹白马在草地悠闲游荡、柔情吃春草的情形。如梦似雾的绘画空间境象、优美的美人蕉、放大的蝴蝶以及青春年少的白马都给赋予了象征性、精神性的涵义。应该说,这幅作品以白马为喻、为象征、为载体,将人们对自己的青春岁月、美好理想以及远方事物的缅怀和憧憬心情形象地表述出来,从而确立出如此充满浪漫主义的艺术形象的出现。我国西部风情、奔放无羁的追求自由的精神情感以及舒缓优美的音乐节奏和韵律缓缓催生了此幅巨幅作品的诞生,为它赋予出强烈的浪漫主义情怀和现代文化的审美内容。巨幅《彼岸》则以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手法相结合描绘了两匹相依相伴的骏马共饮造物主赐与的生命之水的情形,有着对生命的赞颂和讴歌。画面充满着交响曲一般的节奏,宛如极乐世界的情景的呈现,充满着颇为浓郁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唯美的绘画格调,笔调欢快优美,给人以宁静、愉悦之感。雷晓宁充分运用他所熟悉的精湛的中西绘画技法进行物象的塑造,两匹伉俪之马生动传神,给人造成比真马还更真实、还更加奇幻的艺术视觉上的冲击力,确实令人赞叹不已。

  巨幅《父子情深》则表现出父女之间的深刻感情,歌颂父亲对子女无私的爱和子女对父亲情感上的依恋。由于现代是独生子女的时代,我国独生子女政策使男性传宗接代的思想观念变为责任,父爱得到了提升,父亲在家庭中的责任进一步加重。《父子情深》正是反应出我处于现代阶段所出现的这一新生事物,其中所蕴藉的人文情怀、时代情感无疑给观众的心灵带来了深刻的震撼和共鸣,其蕴含的复杂、深刻、丰富的精神内容、情感内容催人泪下。从中也反映出雷晓宁对时代变迁、对现代人类精神世界和情感变化的关注,以如许象征性的手法描绘出他的深情和内心感受。画面环境的描绘更见雷晓宁传统山水画的功力和造境的能力。骏马身后巨大的树木郁郁葱葱,前景大片茂盛的草丛,林间、天空弥漫的白色雾霭,都给人们造成逼真而若梦幻的感觉。雷晓宁把我国山水画的元素纳入到绘马艺术中来,无疑是一个极大的跨界联通,已经超越了中国画的传统格局和审美范畴,也不同于西方绘画注重实景的描绘、塑造。雷晓宁如此打通山水画与绘马艺术之间的关系,充分表现出其卓越的艺术创造力和过人的绘画才情。

  雷晓宁的巨幅工笔(细笔)绘马艺术充分吸收了中国传统工笔画的技法,运用以形写神的肖像画、人物画的绘画创作观念的同时,同时积极吸收西方的写实性、素描造型的技法,进行巨幅工笔(细笔)绘马艺术的创作,他的这一绘画创作技法的形成,是在现阶段中西文化交流、中西融合、中国画进一步进入现代绘画范畴的基础上确立出来的绘画创作受法,很具有创新意义,为中国画带来了新的表现技法和表现形势,拓宽了中国工笔画的绘画审美內涵和表现形势。雷晓宁的巨幅工笔(细笔)绘马艺术使人很容易感受到文艺复兴时期西画所具有的空间感触和造型手法,以及创造出来的一些绘画审美意象,使人们感受到这类绘画所具有的西方审美内蕴。由于不乏西方现代绘画审美要素的接受,其塑造出来的优美的抒情基调显然呈现出西方文化和绘画融合的影痕。当然,中国传统绘画中宫廷文化的审美趣味以及文人画的一些主观抒情的观念在他的作品中也留下了很深的烙印,有着中国画以形写神、注重画家主观情感发挥的价值倾向,有着对中国民间传统文化、历史和审美精神的缅怀、怀旧与憧憬以及现代文化观念下人们的精神情感的关注成分在其中。

  综上所述,雷晓宁的巨幅工笔(细笔)绘马艺术不仅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是中西文化艺术两次文化交流、碰撞、融汇背景下的产物,也是中国传统绘画在现代文化背景下发展下进行积极拓展、变革、创新的产物,有着极为深刻的现实内容和精神内涵,如他所言:“艺术家不仅要创造美,更要肩负着社会的责任”、“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责任、义务、时代的进步、信仰之美、崇高之美都在画面中获得了成功的再现和映现。雷晓宁的巨幅工笔(细笔)绘画的创作对于传统中国画的发扬光大、走向世界开启了一条新的渠道,也为世界理解中国,提供了可行的渠道和平台。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